香港人真係有taste又有智慧



  • 追求纖瘦,要求伴侶要纖廋,原來大家都鍾意做短命種,正!



  • 肥少少 死得慢 重新解讀BMI



    【明報專訊】想延年益壽,可能需要胖一點!據台灣最新的研究指出,成人「體重指數」(簡稱BMI)介乎24至25.9的人死亡風險最低,這與世界衛生組織(世衛)以至本港衛生署提出的適中BMI——即18.5至22.9有一段頗大的距離。





    如何理解上述兩組「體重指數」呢?姑且用以下例子說明。





    「適中者」要增10公斤





    體重指數的計算法為﹕體重(千克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。以身高1.6米(約5呎3吋)的女士及1.77米(約5呎10吋)的男士為例,依據衛生署提出介乎18.5至22.9的適中BMI計算(以下數字「四捨五入」)﹕





    女士體重應維持在47至59千克(約104至130磅)之間





    男士體重應維持在58至72千克(約128至159磅)之間





    若採用台灣研究結論所提及的最低死亡風險BMI即24至25.9,上述男女應「增肥」至以下水平﹕





    女士﹕61至66千克(約135至146磅)





    男士﹕75至81千克(約165至179磅)





    換言之,她或他要增加多達約10公斤!





    身兼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的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周振中指出,這份上周於《加拿大醫學會期刊》(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)發布的台灣研究,涉及人數頗多,超過5.8萬名男士及6.5萬名女士,並有規模地追蹤超過10年,研究人員據此才得出無論男女,BMI介乎24至25.9的死亡風險最低的結論;至於BMI低於18.5又或在35或以上的人(即過瘦及過胖的人),死亡風險最高。





    「若只講死亡風險的話,似乎『胖一點』較好。」周振中稱,相似的發現也見於今年二月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(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一篇以亞洲人為對象的研究上。當中指出,BMI介乎22.6至27.5的東亞人(包括中台星日韓五地的人),死亡風險最低。





    值得留意的是,此研究不止看死亡一項因素,它更仔細分析不同的BMI與死於癌症、心血管疾病(包括冠心病及中風)和其他疾病的關係,發現這些疾病的死亡風險,也是以BMI介乎22.6至27.5的人最低;此外,BMI介乎20.1至22.5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樣低。





    不代表可放肆地吃





    周振中稱,這些研究不是叫人「可以放肆地吃」而不用理會體重,而是表示BMI就算在25左右甚至27,未必如現在般定義為超重以至肥胖(現行定義見附表),也未必需要「積極進取地」以藥物甚至手術治療;可是,如果同時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及高血脂等問題,則另作別論。但他提醒,如果BMI已在27左右,無論如何「不要讓自己繼續胖下去」,因為BMI愈高,患上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死亡風險始終愈高。





  • 關閉本視窗


  • 不是吃出來的肥胖
    (2011年03月16日)

    香港在某些方面,一直都進步不起來,其中一樣,就是對肥胖的歧視。
    肥胖經常和懶惰、愚蠢、笨拙、貪吃和沒自制力等等劃上等號。基於「文明」的關係,我們沒將這些想法宣諸於口,但很多人心裏,卻都是認為是這樣。包括有肥胖問題的C小姐。
    她試過各式各樣的減肥法,最近一年,更花了過萬元參加一個營養師提供的減肥療程,但她沒有瘦下來。療程完了,更患上憂鬱症。她每次去見營養師,都被營養師罵她沒恆心,貪吃所以瘦不下來。她也不停責怪自己,認為減肥失敗是自己的錯。
    肥胖,不一定是吃出來的。肥胖的原因,可以是壓力、情緒、睡眠不足,或者藥物和內分泌出現變化等等。
    壓力和睡眠不足,以及服食安眠藥和抗抑鬱藥等,皆令身體新陳代謝減慢,運動量減少,熱量自然會累積而變肥。另外,避孕藥、含類固醇的止痛藥和抗過敏藥,也令身體水液代謝改變,令人看來肥胖。有些內分泌疾病,例如甲狀腺機能減退,腦垂體的原發性或繼發性病變,也令人變肥胖。
    這些原因造成的肥胖,絕對不是減肥餐單,和做瘦身機療程可以改善的。而是需要找出問題根源,對症下藥。
    另外,遺傳,或女性更生期後的肥胖,都是自然生理變化。均衡飲食和定期適量運動,是最平凡但最好的應對方案。運動可能消耗卡路里,又可令身體產生抗抑鬱的荷爾蒙,幫助睡眠,改善身體正常代謝。就算瘦不了許多,起碼肥得健康!


Log in to reply